写一篇港澳台国情教育网络培训的研修心得,以“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一主题撰写1篇不少于1500字的研修心得,作为本次培训的研修成果。
《港澳台国情教育网络培训研修心得: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在参与此次港澳台国情教育网络培训的过程中,我犹如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文化探索之旅。尤其是在聚焦“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一主题时,更是感触颇深,收获满满。
一、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通过这次培训,我得以系统且深入地领略其丰富内涵。
从思想层面来看,儒家的“仁爱”“礼义”“忠信”等理念,倡导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个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担当;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蕴含着对天地万物规律的尊重,提醒着我们要在发展中遵循自然之理;墨家的“兼爱”“非攻”,彰显出平等博爱与反对战争暴力的情怀。这些思想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天空,也为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塑造提供了深厚的根基。
在文学艺术领域,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戏曲音乐等,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用优美的文字抒发着古人的情感与志向,让我们跨越时空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人间烟火;书法艺术,以笔墨为载体,展现出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与气质,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书写者的心境与韵味;戏曲音乐则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元素,用生动的表演形式讲述着一个个传奇故事,传递着忠孝节义等传统美德。
而传统技艺,如剪纸、刺绣、陶瓷烧制等,更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体现。这些技艺不仅创造出了精美的物品,更承载着先辈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它们在代代相传中,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延续的重要纽带。
二、新历史背景下传承与弘扬的紧迫性
当今时代,世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交融。在这样的新历史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显得尤为紧迫。
一方面,全球化的浪潮使得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一些外来文化元素对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产生了一定冲击。部分年轻人对西方节日、流行文化等趋之若鹜,却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经典文化了解甚少。如果不能及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很可能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淡化,甚至出现文化断层的危险。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虽然为文化传播带来了便利,但也使得一些低俗、浮躁的文化内容更容易传播开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广大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关注与喜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传承与弘扬的途径与实践
在培训中,我学习到了许多关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并深刻感受到在实践中落实这些途径的重要性。
(一)教育融入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从幼儿园到大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比如,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形式,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传统节日、神话传说等;中学阶段则可以深入讲解经典诗词、历史典故,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大学阶段则可以开设更多专业的传统文化研究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和学术创新。
同时,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视。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并且要注重在传统节日等特殊时刻,带孩子参与相关的民俗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
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传播平台,能够极大地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可以通过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动漫、网络公开课等形式,将传统文化内容以更加生动、有趣、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例如,一些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文物介绍短视频,让深藏在故宫里的文物“活”了起来,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关注;还有诸多以古诗文为主题的动漫作品,用新颖的形式让古老的诗词焕发出新的吸引力。
此外,社交媒体也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可以鼓励文化名人、专家学者等在社交平台上开设账号,定期分享传统文化知识和感悟,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
(三)文化活动开展
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让民众亲身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来。比如,各地可以举办民俗文化节,展示当地的传统技艺、民俗表演等;开展经典诵读比赛、书法绘画展览等活动,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对于港澳台地区而言,还可以通过举办两岸四地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彼此之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知和情感联系。例如,组织港澳台地区的青少年到内地参加传统文化研学活动,让他们实地感受祖国大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内地也可以邀请港澳台地区的文化团体来内地进行交流演出等,促进文化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四、个人在传承与弘扬中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华儿女,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积极向身边的人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无论是与家人、朋友聊天,还是在工作中与同事交流,都可以适时地分享一些传统文化的故事、哲理等,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要积极参与各类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活动。哪怕只是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在传统节日时,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民俗活动,帮助宣传推广;或者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分享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都有可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对于港澳台地区的同胞来说,我们更应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港澳台地区的传承与发展。尽管港澳台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根和魂。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携手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五、总结与展望
这次港澳台国情教育网络培训,让我对“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相信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现代传播手段的持续发力以及各类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我也将以实际行动,投身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也期待着港澳台地区与内地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方面能够开展更多深入的合作,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Prev: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网络培训:知识与情怀的双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