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问题:
四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难点:理解并运用假设法解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出示题目“小明家养了一些鸡和兔子,他数了数笼子里的头和脚,发现有35个头和94只脚,问小明家养了多少只鸡和兔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讲解新知:介绍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假设法。假设所有的动物都是鸡,那么就有$35\times 2=70$(只)脚;但实际上有9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多了$94-70=24$(只)脚。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子看成了鸡,每只兔子少算了$4-2=2$(只)脚。所以可以求出兔子的数量为$24\div 2=12$(只),再用总数量减去兔子的数量就是鸡的数量。
3.练习应用: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几个类似的问题,如“小红家养了一些鸡和兔子,她数了数笼子里的头和脚,发现有40个头和88只脚,问小红家养了多少只鸡和兔子?”等。
4.总结回顾: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并总结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四、板书设计:
Prev:女学生仰慕女老师是什么心理